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彭姝樺老師演講內容:第04組 / B10110010 B10110001 B10110016 B10110018 B10110021 B10110104 B10130224

  [演講內容]
 
彭姝樺老師提出:色彩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全世界的人對色彩都有一種天性般的共通感受,以及不同的色彩就像人們一樣,各有其特質、屬性以及展現生命的方式。

在演講一開始,彭老師先以幾個有關色彩嗜好的問題作為開頭,再開始解釋好惡各種顏色所代表的背後意義,以下做了一些簡單的整理。

我們所喜歡的顏色:我們的反應會傾向正向,表現出的是需求,也代表了我們的階段性以及人格、特質模仿的表現形態。

不喜歡的色彩:我們的反應會傾向負向並且表現出排斥,不喜歡的色彩往往象徵著過去所受過的內心傷害、不想面對的負面情緒等等。

紅色:較喜歡掌控、主觀、有主見的。
暗紅(咖啡→暗藏紅色):比較愛說教,比起純宏屬於較柔和的掌控。
不喜歡紅色、暗紅:不喜歡爭吵、憤怒,但自己的脾氣卻往往不太好;或是生活可能一直被掌控,因此對紅色產生排斥。

藍色:喜歡藍色的人較不愛廢話,平時可能很少話,但一說話便是犀利的語句,而這種人時常會在心裡思考或評論而不直接提出。
不喜歡藍色:不喜歡藍色的人通常擁有嚴肅的家長,是對家長的冷漠與無情的排斥反應。

橘色:橘色代表的是與人有關的感情,喜歡橘色的人較活潑,與人興處以和諧為主。
不喜歡橘色:可能小時候家人離婚或是家人曾經互相傷害,造成心裡的創傷,這種人外表看起來可能非常獨立,卻非常在乎與人的關係甚至是渴望。
提到橘色時,彭老師舉了一個自己學生的例子,老師的學生唯獨對橘色完全無感,彭老師解釋,有時人有太過痛苦的回憶,為了保護我們大腦可能會直接選擇遺忘。

淺藍色:喜歡淺藍色的人,也擁有與藍色相同的特質,但相較於藍色,喜歡淺藍色的人較善於表達,有時有些喜歡淺藍色的人甚至會看起來屌屌的。

粉紅色:粉紅色所代表的是母姓,喜歡粉紅色的人常會關心、照顧他人。而當人們心裡無助的時候便會需要粉紅色,若是近期突然喜歡上了粉紅色,可能代表近期較為脆弱。

不喜歡粉紅色:可能人生的早期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愛,往往是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而這樣的人也認為當自己展現脆弱的一面便容易受到傷害。

綠色:是對於安定感的追求,而且喜歡越深的綠越是如此,喜歡綠色的人會積極追求財富,喜歡賺錢、存錢,是追求穩定生活的表現。
不喜歡綠色:可能是過去經常處於不安定的狀態。

淺綠:喜歡淺綠可能代表最近想有些改變(但並非非常大的改變)

黃色:活潑、反應快、好辯、多話()以及想要與別人有所不同。

紫色:紫色是一個充滿意境的顏色,喜歡紫色的人通常會想太多,並且喜歡看事情的背後,擁有豐富的想像力,但是經常有想法卻不知道如何實行,因已較容易被看不起或不被重用。
不喜歡紫色:可能是危險的徵兆,這樣的人心情不好時可能會表現出黃色的特質(過噪),讓人不知道他需要幫助。

黑:代表想要隱藏或是掩蓋甚麼。
灰:喜歡灰色的人,較不凸顯自己,喜歡當老二就好,這種人通常比較容易相處。

金銀:希望能夠很快吸引別人的注意、想要展現自己。

喜歡原色:個性較鮮明、直接、孩子氣。
喜歡複合色:個性較不那麼鮮明。

經過彭姝樺老師的解釋,讓我們發現了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自己,有許多小小的人格特質,在彭老師講解後令我們不禁讚嘆:真是太準了!

[個人心得] 

演講心得 /B10110001 陳麗伊

色彩或是任何感官都會牽動到心理層面,藉由「喜歡」、「討厭」的色彩選項來測試淺意識中、人的性格。如同人類共通的語言,共感覺等等的產生,那是一種人類天性,某些色彩給人的感覺一致,以此做為色彩心理的推斷,其特質、屬性、都代表著展現生命的方式。「喜歡」某種色彩,在某個階段性,有可能是我們需求那個色彩特質、並也有可能是我們展現出那個特質;而「討厭」某種色彩,可能是有內心傷害或是負面經驗、而且非常壓抑。客觀以及真實的測試結果,我只能這麼說。
  我不太同意彭姝樺老師說的灰色是老二哲學的觀點,當黑與白和有彩色如此強烈時、當沒人選擇灰色時,灰色反而變成最特別的,當然那只是我個人想法。她說黑是充滿可能性,白色是完美無瑕,我覺得反過來說也能通,當黑到極致沒有辦法成為其他色彩時,黑就成為完美無瑕,而白也能充滿無限可能的染上各種顏色,這只是剛好想到的。
  因為是類似心理測驗的演講模式,那麼心得我就將測試結果分享出來好了。我從以前就已經克服了還蠻多自我的心理障礙,藉由這次色彩心理只是勾起很多回憶罷了,讓人知道也無所謂、大家的理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長環境不同,不是我怎麼可能知道或感受一樣的感覺。所以我分享出來,反正我就是我,只是沒想到會以這種形式面對自己的軟弱。

  佛洛依德說過:「小時候的記憶有時候會內化導致一個人長大的個性。因為人在小時候總是會將情緒放大。」
  而我也不例外。演講時坐在我身後的同學,妳一定想不到妳跟我一樣。在與講師對話的過程中,說到妳討厭粉紅色,因為我也是、所以我努力聽著妳們的對話。當講師談到討厭粉紅色是代表著缺乏愛特別是母愛的時候,心中喀噠一聲、眼淚在眼眶中,好險好險、被我用衣袖偷偷拭去,因為突如其來的那句話、讓我想到了。
  真正厭惡粉紅色是在我幼稚園到高一初、一段十二、十三年的時間,當時候討厭那個顏色可以說是到了害怕的程度、下意識的排斥,但是在當時我並不知道那代表著什麼意義。只是覺得粉紅色好噁心、好噁心、好噁心……而且很可怕。自己不適合、不可以是粉紅色。
  有些被自己忽視過的記憶慢慢浮現,即使自己已經克服並了解,但是記憶本身忘不掉、更沒想到會影響那麼大。小時候父母很忙、忙著做生意,下午回到家也是馬上去睡覺,然後晚上出去,從小時候奶奶就帶著我們,不過她也要休息也要做家事。即使有時間而他們待在家,他們也有他們的事情要做,我們小孩做我們的事情就好、別去打擾他們。與其說是民主、根本就是讓我們自立自強。時間常常是與哥哥和妹妹度過,而更多時間是自己一個人。真正讓我痛苦的事情是我知道他們很愛我們,所以我們必須更為他們著想,不能讓他們擔心、不能要求更多,必須聽話不能做錯事情,他們教育我們「獲得、別人給予,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得事情」,所以不能任性去要求任何事情、當然也不能拒絕家人要求你的事。然而想法與實際是兩方面,我那段時期什麼也做不好、功課也不好,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就連畫圖也都沒人認同、應該說自己也不認同這樣的自己,甚至是討厭和憎惡著自己、無法去愛自己。還好因為我怕痛、所以並不會去傷害自己--即使是那樣得討厭。因為家裡沒有網路、常常偷溜出去網路咖啡館玩遊戲,因為網路看不見對方反而能自然的聊天、自然的被需要和被愛。那樣也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大家也不是無時無刻都在網路上,會因為現實中的死亡而在網路上消失。當我認清這個殘酷的事實、偷跑出去玩而讓家人對我不信任感時,我才知道自己多麼需要愛、需要能夠愛自己的方法。身為人類我從很久以前就知道自己缺乏了一種感情,叫做「溫柔」。我無法溫柔對待自己也無法體會溫柔這種感覺,我能同情別人也能體諒、也可以很體貼,很像但那些畢竟不一樣,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也不了解。所以在那段時期,沒有理想、沒有抱負、無法負荷任何惡意,也不會去尋求幫助(因為不能麻煩別人,對那時的我而言那是錯誤的),但是。還好現在我還活著。還好我有念海青那所學校。
  在高職我學會去愛別人,也有人會愛我,學會了麻煩別人、學會了任性、學會了拒絕,也會有人尊重我並且認同我。嗯,終於像個人了……有許多的自我是在那個時候才找到,所以也是在那個時候我能夠喜歡自己、能夠認同自己。我們的科服是桃紅色的,我深感榮耀。也是在那個時候我不討厭粉紅色,但還是覺得它太夢幻,變成了我不適合、我配不上(苦笑)。嘛……因為是已經克服的過去,當作故事看看就好,只是有感而發。

  那來談談我喜歡的顏色,我喜歡紅色、咖啡色、灰色、卡其色、墨綠色,PCCS中的淺灰色調、灰色調與深色調我都很喜歡。但是彭姝樺老師講到喜歡綠色,是代表對安全感的需求,特別是墨綠對安全感、信任感的強烈需求以及討厭被欺騙。我真的有點怕這位老師了,實在太過於精準。我喜歡墨綠來自於我討厭被欺騙,因為我小時候很會說謊。我說謊除了可以很自然以外,小時候還曾研究過要如何躲避測謊機之類的事情,我可以毫不在乎的說出違心之論,我可以假裝任何事情,因為說謊可以假裝自己擁有很多,當然因為說謊導致別人不信任,那也是小時候的事情了。但是長大後我不說謊了,就變成一種罪惡感吧!
  「為什麼不相信我!」小時候說的話還在耳邊。
  「至少,要相信別人。」我淺意識是那樣想的。
  所以任何人就算是無心的說一句話、我也會當真並認真看待,在乎到一種有點異常的程度。像是我哥曾經說蘋果表皮的臘是塗上去的,我那陣子吃蘋果都將皮削乾淨,直到我知道那是天然果臘後才敢吃皮;而另一件事是國小老師跟我們說:「學校是個大家庭。」我就真的以為是那樣,跑進別班教室,然後莫名其妙被罵;我哥上台北之前跟我講說罵髒話不好、不准我說髒話,回到高雄卻有罵髒話;國小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她跟我是最要好的朋友,然後幾個月後漸漸疏遠。我那時候常常在想為什麼大家都在說謊,為什麼大家都會忘記自己說過什麼,為什麼說的跟做的不一樣,為什麼要騙我?別跟我說因為人會「改變」這種原因,如果不是那樣就別說出口,不然就全部用謊言構築自己達到「說到做到」這件事情,要不就讓對方無法知道真實。或許佛洛依德說的真得很對,人在小時候總是會將情緒放大,「騙人與被欺騙」我無法去選擇要成為哪一方,所以我說:「我保證。」某件事情就一定會做到。當然現在我不會盲目去相信別人,這是一件很可憐的事,信任原本是人與人之間該有的事物……

  在這裡提一下我的哥哥,我問他討厭什麼顏色,他跟我回答:「沒有。」而且還反問我,為什麼會有討厭或是喜歡某種顏色?他說每種顏色都很喜歡。正因為不是開玩笑,所以我才覺得可怕,他也是真的覺得每種顏色都很漂亮、都有其價值,沒有特定偏好某一種色彩,必須以顏色挑選事物時,他會以是不適合做為判斷。那麼我還蠻想問這種人到底是……?

演講心得 /B10110010 吳本惠
 
''所有人類面對色彩
都有一種天性般的共通感受''
說明了每個色彩都很容易去感受到它所代表的含意
彭老師姝樺解釋了許多各種色彩顏色的真正意義
實物的照片襯托出了鮮明的色調
更能感覺到每張圖片的顏色帶給我們的感受

每個顏色都有帶給人正面或負面的感覺
也因此讓我們更了解身邊的朋友是屬於哪一類型的人

演講心得 /B10110016 林重文
 
在這次上完彭姝樺老師的色彩情感後,我發覺到原來色彩竟然可以應用到這麼多關於心理學的部份,像是大部份喜歡橘色的人,都喜歡它具有溫暖的特性,也因此反映著喜歡橘色的人們小時候都有受到家中親人的溫暖呵護,但相反的,若是討厭橘色的人,小時候可能因為家人呵護不周、照顧未周到,因而失去對於溫暖的那份感情,進而演變成心中的障礙,所以會有討厭具有溫暖特色的橘色特徵
這次的演講真的很棒,希望還能多多再理解色彩與人們的心理學關係

演講心得 /B10110018 王姵媗
 
今天的演講非常有趣,是講色彩與人格特質的關係。喜歡原色系列的人是有主見並且有掌控慾的人。一開始主講人給我們看了一份問卷,填下答案後再來解是剛剛所填問卷的意義。鮮豔的玫瑰紅看久了真的有熾熱的感覺,它代表熱情與活力。而我喜歡的是平靜的藍色,藍色的漸層非常美麗,讓燥煩的心沉靜下來。富有大自然感覺的綠色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顏色,它代表對安全感的需求。色彩真的很神奇,有些也非常貼近內心,今天的演講非常得有趣,讓我對於色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演講心得 /B10110021 李昀

1以前喜歡的顏色:某種草綠色、白灰色
2以前不喜歡的顏色:紅色、粉紅色
(小時候衣櫃打開都是紅色和粉紅色,大人都有很嚴重的刻板印象,唉~)
3現在喜歡的顏色:稍微偏好 白灰色、某種草綠色、紅褐色
(其實高三那年有訓練過自己,要去接受每個顏色,不然用的色彩就那幾種)
4現在不喜歡的顏色:濁色

有時候色彩會反映出人的個性、喜好,不久前我才剛問過身邊的朋友喜歡什麼顏色,心想著:念設計的就應該用我們的方式來認識別人,這時候色彩學就很好用啦()

演講心得 /B10110104 徐志睿
 
彭姝樺老師用色彩的喜好來引導我們進入色彩所隱含的個性及人格特質,當中提到:紅色代表掌控、主觀以及有主見等等。
我所喜歡的色彩有紅、藍以及綠色。
紅色:有主見、主觀而且好掌控。
藍色:較沉默寡言,但是一說話就會語出驚人,經常在心理評論或思考卻很少提出。
當彭老師看到我選擇了這兩色時,跟我說了我會選擇這兩個屬性相差極大的色彩,可能代表我的個性十分的衝突甚至矛盾,在我回想之後,我也認為我自己是個個性十分矛盾的人。
 綠色:當老師問到綠色時我並沒有舉手,因為我比較喜歡的是墨綠色,但當老師解釋後,我發現老師所說喜歡綠色的人的個性,與我十分相似,這樣的人追求安定感,喜歡賺錢與存錢(雖然我好像只是愛錢),話說,最近有點想投資基金~

演講心得 /B10130224 程竣煒
 
色彩是人類所共通的語言,所有人類面對色彩都有種天性般的共通感受性,
彭老師透過投影幕讓人感受大面積的色彩來去讓同學們了解剛開始所講的這段話,讓我感興趣的是不喜歡的顏色,是不想面的負面經驗和性格中較壓抑的部分

 [問與答覆]

Q:我問在介紹以外的喜歡「咖啡色」是代表什麼?其實咖啡色是種奇怪的色彩,難以混合出來。是橘色的明度下降出來的結果,不過我自己也有混合出一種紫咖啡色,是以紅加上廣告顏料的深藍色出來的一種看起來是咖啡色、而畫出來卻是紫色的奇妙色彩。此外卡其色也很奇妙,據我觀察應該是綠色加上些微咖啡色所出來的結果(我也這樣真得畫出來),而正式混色時給我的配色比例卻是藍色和黃色和深藍色。真是奇妙,明明咖啡色與深藍色是完全不同只有明度相同的色彩,卻能藉由深藍混出咖啡色。

A:彭姝樺老師回答是,咖啡色屬於紅色,只不過是內斂的紅色,私下愛表現自己,不像紅色那樣明目張膽,但還是紅色。  我個人聽起來,咖啡色感覺好悶騷,不過我也差不多就是了。


Q:我又問了金、銀,或是特殊色類似螢光色,喜歡或是討厭又代表什麼。

A:她說其實特殊色都很喜歡表現自我,因為很獨特到一眼望過去目光就會聚焦在上面。但是銀和金不一樣,銀是內斂的色彩,它不像金那樣耀眼等等……的解釋,我這個問題不是為了我自己問的,只是覺得有些好奇。


Q:那麼對於那些沒有特別喜歡也沒特別討厭某種顏色類型的人是怎麼回事?

A:顏色有分外放型,例如:紅色、橘色,以及內向型,例如:藍色、黑色。外放型的人會比較在意與人的互動,而內向型的會有比較多的時間與自己內在互動,因為長時間與自己內在的了解,所以內向型的人比較容易選得出色彩,而外放型的人比較沒有特別喜歡或特別討厭的顏色,它們比較沒時間去觀察自己的內在,所以選不出顏色。
 

 [延伸閱讀]

徐躍之(1996 ) : 基因色彩。台北市 : 太雅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